当前位置: 学工首页> 学生风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第一弹)

2025.06.1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程龙

程龙,中共党员,至2018年起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在为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科期间担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负责组织策划本学院相关的志愿服务工作,始终坚持积极投身于身边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此外,参加过建国70周年“圆梦奥运”群众游行方阵。

在攻读硕士期间,荣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在学术方面,我专注于电催化CO2还原相关催化剂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影响因子为11.3的《ACS Catalysis》期刊上成功发表了一篇论文,此外另有一篇一作论文投递至《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期刊(影响因子为22.1),一篇三作论文投递《Nano Research》期刊(影响因子为9.6)目前均处于小修返稿阶段。并在学院组织的Smart-Mat研究生学术论坛上,荣获《优秀青年学者三等奖》。此外,因所在科研团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作为团队一员,于2024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过“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学生工作方面,担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青年委员,积极配合党支部书记完成各项工作,协调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推动了支部的思想建设和团结合作。

个人获奖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业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业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业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级三好学生

《SmartMat-学术论坛》优秀青年学者三等奖

 校优秀毕业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毕业感言

恍然惊觉这已是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相伴的第七个春秋。值此毕业之际,谨以赤诚之心,向所有指引、陪伴、支持我完成学业的师长亲友致以最深切的谢意。感谢我的导师邓雁希教授以及所有授业解惑的老师们!老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为我树立了科研道路的灯塔。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七年来对我的培养!赋予我“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烙印,这是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亦感谢一路并肩同行的挚友们,是你们的陪伴让这段岁月熠熠生辉。前路虽漫漫,心中自有山海。承载着恩师的期许、母校的滋养与挚友的祝福,我满怀信心与热忱。未来,无论走向何方,我将继续以地大人“勘探”未知的勇气与“攀登”高峰的毅力,去开拓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潘可馨

潘可馨,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大学四年始终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为指引,在思想、学业、科研、实践等领域全面发展,展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卓越风采。  

思想引领,初心如磐。作为中共党员,她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参与支部活动,将服务意识融入日常。担任班级班长期间,以身作则带领同学开展理论学习,个人获校“五四评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学业为本,精益求精。她深耕专业学习,学分绩点3.78/4.0,位列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三好学生,多次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2023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凭借扎实的数理基础,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为科研创新筑牢根基。  

科研创新,锐意突破。她聚焦材料前沿,主持/参与2项国家级大创项目。主持《蛋白石水的太赫兹光谱表征》项目,创新完成多色蛋白石制样与光学分析,成果在SCI期刊《Applied Spectroscopy》发表,彰显独立科研能力。  

实践担当,知行合一。曾任院青协宣传部部长,参与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机器人大赛等大型志愿活动数十场,志愿时长超600小时。

展望未来,矢志报国。她立志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深造,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为我国新材料技术突破贡献力量。

个人获奖情况

国家奖学金

多次专业一等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五四评优”优秀共青团员

校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

北京市物理实验室安全竞赛二等奖

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毕业感言

愿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刘尚振

刘尚振,中共党员,来自河南省沈丘县。2021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就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成长了许多。

大一学年,我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参与志愿活动,如“绿色环保进社区”“蓝立方”特色志愿服务等。大一下学期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我还协助村委会为老人录入核酸采集码信息,被乡政府评选为“优秀志愿者”。以此同时,保持优异的成绩获得专业奖学金。

大二学年,我担任材料青协总队干事,负责多个志愿项目的运营。其中一项项目在五四评优中获评“优秀志愿项目”,我个人也荣获“优秀共青团员”,在年度评优中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并且今年我还拿到了专业一等奖学金,这是对我学习的最大鼓舞,使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优异的成绩。

大三学年是忙碌而关键的一年。作为材料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兼主席团成员,我统筹院庆、新生迎新、“三个一”特色志愿等志愿项目,组织上百人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师生一致认可,同时保持优异成绩,获评“三好学生”。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策划项目,撰写计划书,最终也是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大四伊始,凭借三年努力,我成功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这段时光是最煎熬的,害怕自己拿不到保研资格,这是痛苦的,当时当保研人员确定的时候,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外为持续提升自我,不荒废这段时间,我还担任学院就业助管,帮助未就业的同学,在服务他人中践行责任。

四年间,我从初入校园时的紧张不安,逐渐成长为从容笃行的青年,从发言前的畏畏缩缩到侃侃而谈,是地大这个平台令我改变,感谢地大的培养,让我真正成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人!

个人获奖情况

国家励志奖学金

优秀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

优秀共青团员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四次专业奖学金

“金石研磨”社会助学金

毕业感言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四年时光,心中充满感激与不舍。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每一天,都是成长与蜕变的见证——从初入校园时的懵懂,到如今坚定地走向科研;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到实验室里的实践探索;从个人奋斗,到与师长、同窗并肩前行。

特别感谢学院的培养,让我在材料科学的海洋中找到了方向;感谢导师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在求学路上更加从容;也感谢担任青协会长与就业助管时的经历,让我更深刻理解了责任与协作的意义。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无论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踏入社会,我都将秉持地质人的坚毅与材料人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勇敢追梦。愿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未来顶峰相见!


刘贵昌

刘贵昌,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1级本科生,曾任材料学院团委副书记、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认真负责,曾获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多次。

学习成绩方面,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专业一等、二等奖学金多次,以综合绩点专业排名第一保研直博至中科院理化所继续深造。

科技创新方面,本科期间参与发表SCI论文2篇,其中一作1篇(Applied Surface Science,IF=6.3)、共同作者1篇(Materials & Design,IF=7.6)、参与3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创业标兵荣誉称号,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球季军、国家级金奖,北京市一等奖、挑战杯北京市二等奖等2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志愿服务方面,热心公益,志愿北京累计服务时长380余小时,疫情期间担任学18楼三层楼层长、多次组织和参与抗疫抗灾等志愿活动,在校期间两次参与无偿献血,并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库,曾组织院学生会获“优秀学生分会”、班级团体获评校“五四红旗团支部”,“三个一”志愿项目一等奖等荣誉,个人曾获评“学生会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个人获奖情况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球季军、金奖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创新创业标兵

毕业感言

贵人相助,似明月当空,往事如烟,悟初心不改。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地大、感谢材料学院、感谢所有恩师挚友,祝愿大家一切都好!


林杭飞

林杭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2025届本科毕业生,共青团员,热爱祖国,思想端正,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大学四年里学习勤奋,品学兼优,曾获两次国家奖学金、若干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一次小米奖学金,平均学分绩点3.94,稳居专业第一,目前已推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始终致力于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广泛参加学科竞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三等奖等奖项;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从大二开始参与大创项目,并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曾获得校“钻石杯”校园长跑比赛(团体)冠军、校触式橄榄球锦标赛(团体)亚军、校田径运动会5000米女子第四名、校园定向越野赛(团体)第六名等成绩。

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在校室内乐团、校广播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自大一起凭借钢琴特长进入校室内乐团,并在大二学年担任校室内乐团副团长,随团获得北京市大学生音乐节铜奖;大一至大二学年在校广播台担任播音工作,以声音为媒介将新闻更准确、更及时地传播在校园内;此外,她活跃于十佳歌手、毕业晚会、表彰晚会等校级文艺活动,在活动中磨练艺术技能,提高自信心。

大二学年担任校青协“地质蓝”校园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在“后勤员工子女课业辅导”、“东升小学课后作业辅导”等校内外志愿项目中担任领队,积极参与服贸会、北京市奥运文化节等大型志愿服务项目,目前累计志愿时长271.5小时。

正如材料科学中通过“四面体”模型全面认识材料,她时刻全方位塑造自己,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个人获奖情况

2021-2022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1-2022学年校级三好学生

2022-2023学年校级三好学生

2022-2023学年小米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三好学生

2023-2024学年校级三好学生

2023-2024学年优秀共青团员

5次专业一等奖学金、1次专业二等奖学金、1次专业三等奖学金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产业命题赛道三等奖

北京市第一届暨清华大学第三届平安校园——实验室安全知识大赛三等奖

2021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器乐类普通甲组展演铜奖

校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

校大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

校大学生程序设计天梯赛二等奖

校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

校大学化学及实验竞赛三等奖

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毕业感言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旅程的起点。感恩母校的四年栽培,大学校园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学识与自我学习能力,也让我们在各种活动的磨练下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领导能力,结交知心朋友,拓宽我们的视野。愿毕业后的我们在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此去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