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河北省资源低碳利用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6-27          发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阅读:0

河北省资源低碳利用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2024年底获批成立,依托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和平台,科研用房总面积约为30000平米,研究人员办公场地及学术交流空间总面积5000平米,具有中试放大基地8000平米。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将在雄安校区新建总面积50000平米的研发场地。

代表性科研创新成果:

1、地质碳循环及封存固定相关理论研究

1)低碳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与空间模拟技术

研发了统筹/权衡人类需求与耕地、生态用地复合功能的三线冲突协调与底线划定技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下多尺度多情景国土空间时空格局优化技术,开展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与空间模拟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等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三线划定、格局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2)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极端生物环境下损毁土地碳汇提升技术

综合立地条件,分析植被配置的立地类型与微立地类型,建立了5个植物试验筛选区。经过近30年的实验与实践筛选出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极端生境下碳汇提升先锋植被与适生植物,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2、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碳减排、碳负排技术

1)环境能源新材料制备技术与机理研究

基于矿物晶体的基础研究,制备了系列仿矿物结构与矿物复合新材料,揭示了物相组成与不同维度结构对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步开展在自清洁、智能仿生、废水处理等方面应用,为高性能新材料设计奠定了基础。

2)绿色矿物复合材料综合利用技术

针对我国地矿资源赋存特征和分布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成果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8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2019年与2020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最具投资价值创新技术奖。

3、碳中和技术经济评价及碳交易政策研究

1)碳核算与评价、能源资源管理和低碳战略与政策研究

在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能源项目技术经济评价、能源金融和碳交易机制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目前已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并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

2)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社会效益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埋存各环节及其工艺特点与要求,结合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结果,形成了CO2驱油与埋存项目社会效益评估方法;设计编制了CO2驱油与埋存的社会效益定量评价软件;结合油田项目实际测算结果,探讨了CO2驱油与埋存技术与实施的政策需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